20天改善复发难治性巨块型淋巴瘤 CAR-T疗法带来“第二次生命”
“生命没有第二次”,广告里的这句生命箴言鼓励着人们去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美好。但是对于辛某而言,这句充满正能量的话语并不正确,因为他十分有幸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患者辛某,男,55岁,3年前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提示:胃多发溃疡,未治疗。后腹痛进行性加重,患者慕名就诊于我院血液科张王刚教授门诊,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且为侵袭性极强的弥漫大B细胞型中的非GCB型,该类型易复发,预后不良。经多次化疗疾病得到了缓解,并于2017年10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短暂恢复了健康。但天有不测风云,今年4月癌症再度复发,患者自觉腹痛、腹胀明显,无法进食,CT示腹腔巨大肿瘤,短短数月便增至20cm,且肺门、胃壁、结肠多部位受累。经2次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腹腔包块仍在进一步增大,辛某伤心欲绝,如果再无有效的治疗办法,患者的生存时间极短。再加上其长期接受多次化疗,骨髓及脏器功能受损,无法承受大剂量化疗及骨髓移植。且患者家庭贫困,既往的治疗已经使患者负债累累,辛某做好了放弃治疗的打算。但血液科何爱丽主任立即组织血液科医生研究讨论,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为其进行CAR-T治疗,辛某成为血液科首例应用CD19/CD22双靶点CAR-T治疗RR-DLBCL的患者。CAR-T治疗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摸索阶段,存在较大风险,且患者系巨块型,肿瘤负荷大,CAR-T治疗后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TLS(肿瘤溶解综合征)、组织坏死、尤其是肿块包绕腹腔大血管,血管破裂大出血风险高。血液科医生为给患者争取一线希望,迎难而上,在医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影像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输血科等科室的配合下,血液科积极做好应急预案,全体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力争确保安全。在何爱丽教授、张王刚教授的指导下,由刘捷教授、赵万红教授、雷博主治医师、姚玉医师组成的CAR-T治疗小组,及张瑞丽护士长、臧昕昭护士长、魏丽利、李维、黄转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治疗期间每天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有情况及时处理。患者于7月30日接受了CAR-T细胞输注,治疗最开始的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非常重要,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治疗反应就越有利。可喜的是在治疗后第9天,复查CT肿块已有所缩小,患者腹胀减轻。但+14天患者感乏力、纳差伴低热,肝功示转氨酶突然迅速升高至>1000IU/L,细胞因子升高,经全科讨论评估考虑:肝功能损伤4级,CRS2级。血液科近年开展的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已处于国际领先,处理CRS反应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立即决定给予“托珠单抗”治疗,后复查患者转氨酶逐渐下降,CRS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后第15天,复查腹部B超,患者腹腔肿块已由治疗前的18.2×8.4cm缩小至11.3×7.3cm,目前仍有进一步缩小趋势,待治疗1月后复查CT对比。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20天出院,他激动地说:“这个病让我失望了很多次。现在真的非常高兴,根本不敢想象我的治疗速度有这么快,只用了 20 天,我的肿瘤就缩小了一半!非常感谢交大二附院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我最关键的时刻,他们是如此的细心周到而且非常高效,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他把这次的治疗经历称作是“奇迹”。
淋巴瘤作为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的的恶性肿瘤,现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也出现年轻化趋势。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淋巴瘤每年发病率为6.6/10万人,病死率为3.8/10万人;每年发病人数8.82万,死亡人数5.21万。有很多淋巴瘤患者在承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然复发,目前无有效可行的治疗办法,死亡率十分高。该患者治疗的成功是血液科在与南京传奇生物公司协作开展多发性骨髓瘤CAR-T治疗后,又在一个新的适应症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上获得显著作用。我院CAR-T治疗淋巴瘤的活跃发展有望为更多复发晚期病人带来非常好的医治选择。目前,血液科正在进行包括针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项CAR-T治疗的临床试验。今后,血液科将继续努力,期望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