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成功实施外耳巨大恶性肿瘤+颏下岛状带蒂皮瓣缺损修补手术一例
年过年逾五旬的武先生3年前发现左耳耳廓内长出一颗绿豆大小的肿块,偶感瘙痒,肿块逐渐增大,伴随耳鸣,9月下旬,耳后皮肤出现溃烂流脓,来到我院耳鼻喉科求治。
收住我科后,经过各项检查,诊断为耳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伴有频发室早,原发性高血压(极高危),同时服用3种降压药血压控制扔不理想。
考虑到肿瘤的恶性特征、范围广泛、临床罕见性,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手术难度大,术后可能出现的单耳缺失、缺损过大进行皮瓣转移成活率,术中麻醉心血管高危等实际问题,科室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在科主任任晓勇教授主持下,进行了全院MDT讨论,包括麻醉科、耳鼻喉科医生、护士等共同参与,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重点准备。最终讨论确定采用“左侧耳廓全切术(术中送切缘)+左侧腮腺切除术+左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颏下岛状带蒂皮瓣缺损修补”。同时进行了术前备血、联系介入科必要时血管栓塞等准备。
10月23日,在任晓勇、张晓彤和孙斌教授指导下,由高滢副主任医师、闫静主治医师共同主刀,陈耔辰住院医师、手术室麻醉通力合作,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全耳廓切除及外耳道扩大切除术,再进行腮腺部分切除术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将肿物及外耳道前腮腺组织送检冰冻,结果提示均为阴性,团队协作顺利完成了下颌带蒂肌皮瓣耳后移植及外耳道骨部皮肤移植,手术历时7小时,完整切除肿物及完成预防性根治手术。切除部分腮腺时面神经走形及其分支与腮腺组织的界限不清,存在挤压、粘连、被膜包绕等复杂情况,手术医生凭借扎实的解剖基础、丰富的手术经验,成功分离面神经主干及部分分支,对先天发育异常的颊支断端进行了放大镜下与颈丛的精细缝合,最大限度地保证神经功能;还顺利完成了下颌带蒂肌皮瓣的转瓣,移植后皮瓣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手术完整保留了患者外耳道及颞骨周围等重要结构,术中出血少,为患者行耳廓再造争取了进一步可能。
耳部恶性肿瘤又称耳癌,包括耳廓癌、外耳道癌和中耳癌,是指原发或继发于外耳和中耳的恶性肿瘤。耳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为15/100万,其中耳廓癌更为罕见,多发于老年男性,可能与过度日晒有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其次是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通常为耳廓肿物伴疼痛、表面破溃、基底宽、增长迅速等。目前,耳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术中切缘病理定性。针对耳廓癌,建议早期采用耳廓楔形切除或耳廓部分切除等扩大切除的手术方式。根据肿瘤是否侵犯外耳道、中耳、其他重要结构或器官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此患者因肿瘤过大侵及腮腺行腮腺部分或全切术,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推荐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为了根治并防止复发,可一并切除耳廓,创面可用皮瓣修复,缺失的耳廓在皮瓣成活后可用赝复体进行重建。对于耳廓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如果病变仅限于耳廓,未侵犯外耳道,应沿安全界限整块切除耳廓肿瘤,若肿瘤向耳道内侵犯,则需行颞骨部分切除术。耳廓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在多学科团队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包括放疗和化疗专家。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同时,早期耳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生存率高,中晚期以及复发的患者生存率低。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生存率较高,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长期随访也便于尽早发现复发的患者,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次手术的顺利进行标志着我科多学科分化发展的高精尖化趋势,同时也是我科一直以来团结协作集体精神的良好传承,更可见头颈外科高超的手术水平以及耳科学耳廓再造的进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