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D2024 |感染科26项研究成果亮相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
2024年11月21日至23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在长沙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全国感染病学及肝病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和权威专家,围绕传染病和肝病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沿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我院感染病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党双锁教授携团队展示了近年来在传染病诊治、乙肝临床治愈新进展及病毒感染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共有26项研究成果亮相,内容涵盖感染病与肝病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全面展示了我院感染病学科的科研深度与广度。其中,四项重要研究成果入选大会论文口头报告。
党双锁教授受邀担任大会“重要传染病的诊断与监测、技术演变与挑战”分会场负责人,并在全国感染病会议分享《互联网大数据与传染病监测:数字流行病学》的主题报告,展示了我院感染科在数字流行病学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涵盖新冠感染、手足口病、流感、丹毒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大数据应用成果,全面展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精准监测、流行趋势分析、疾病负担评估的模式,进一步确立了数字化在传染病学科发展的重要地位。与会专家一致高度评价,认为数字流行病学将成为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关键基石,推动公共卫生体系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在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和重大疫情应对水平提供重要支撑。该分会场中,党主任就重要传染病诊治相关的重要问题,组织国内传染病学及公共卫生等领域专家,围绕病原学发现、病毒分子流行病学、重大传染病早期诊治及演变规律、AI在传染病防控中的挑战和机遇等主题,开展了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讨论及学术交流。党双锁教授在总结中提出,传染病诊断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既要立足当前需求,更需面向未来挑战。随着传染病病原的多样化和传播方式的复杂化,未来的技术发展呈现三个关键趋势:基于分子和基因技术的精准化监测、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动态化预警、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决策辅助。这些创新不仅能为疾病诊治提供新工具,更将为构建智能化公共卫生体系奠定基础。
党双锁教授并在虫媒传染病专场中进行了《黑热病的诊治》的专题报告,全面阐述了黑热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热烈讨论,同时他还担任了多个专题报告的主持。感染科贾晓黎副主任作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组委员在本次会议中也承担了多项任务,在“感染思维训练营特别专场”中,贾晓黎副主任担任辩论赛领队,与团队围绕《医疗检验新技术在临床微生物诊断中应广泛开展还是选择性应用》这一议题展开激烈辩论,各抒己见,深入剖析了不同场景下的技术适用性,充分展示了思维的深度与专业的碰撞。此外,贾晓黎担任“蜱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专场的主持,精准把控学术讨论方向,推动了对蜱传疾病诊治和防控的深入交流。
李亚萍副主任医师分享的研究是《基于多组学分析揭示CA6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机制研究》,从病毒感染、代谢变化到免疫应答的多维视角,阐明重症感染的免疫机制,为理解肠道病毒感染的病理过程提供重要依据。高旭博士分享了研究,一项是《成功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一项真实世界的跨国队列研究》聚焦丙型肝炎治愈后的长期健康结局,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数据,揭示了治愈丙型肝炎后患者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另一项是《基于溶酶体降解系统降解肝癌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D-L1激活抗肿瘤免疫》,提出了通过溶酶体系统调控PD-L1的策略,探索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在治疗靶点。此外刘晨瑞博士分享的研究是《Peg-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D-1水平的影响》,从免疫调控的角度揭示了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的关键作用,为乙肝临床治愈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此次全国感染病年会中我院感染科的多项研究成果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应用全面覆盖,充分展现了感染科在传染病与肝病领域的创新探索和卓越实力。感染科还有22项研究成果以壁报形式亮相,涵盖慢乙肝临床治愈、肝癌的早筛早诊、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肺综合症、传染病的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疑难特殊病例报告的诊治研究等多个领域,全面反映了我院感染科在多学科交叉与临床转化中的卓越能力。
此次会议不仅是展示团队科研实力的契机,更是我院感染科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探索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接下来,感染科将继续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围绕传染病诊治的科学前沿和临床需求,深入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着力攻克传染病及肝病诊治中的核心难题,积极构建传染病学科发展的创新体系,加速推动学科建设,为传染病防治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