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发热门诊日记】发热单元的那些日子

发布时间:2020-02-22 16:03:20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腊月二十九在送妹妹回家的路上,工作群里响起报名参加援助武汉的信息,还没有来得及通知年迈的父母及同是医务工作者的爱人,我报名了。“王老师,虽然我年假还没结束,但我妹妹的婚礼已经办完了,我随时可以回来上班,我现在报名参加援助武汉”。没有修改就这样发给了王利护士长。

回到家已是深夜,简单收拾好了行李,买好了除夕早晨八点的车票(遵义——西安)。叫醒熟睡的爸爸妈妈简单的说明情况,父母虽然理解,但是他们眼里流露出来是不舍与担心。看了还在梦乡1岁的儿子,心里想到请原谅爸爸的不辞而别,当你醒来看不到爸爸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哭,因为你长大后就会明白,那是爸爸的责任与义务,爸爸应该就在前线,帮助那些需要我的人,你要相信爸爸很快就会回来接你。腊月三十妻子值夜班,我一个人看着春晚,当看到白岩松、康辉等诗歌朗诵“众志成城,抗击肺炎”,看到奋斗在前线的同胞们,响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时,我眼泪不自主溢出来了,此时,作为一名党员,我不忘使命,作为护士,我不忘初心,看见那些奋斗在前线的同胞们,我此刻更加明白我回来的意义。

图片1.png

从2月3日接到护士长紧急电话到15日晚上七点的这些日子,我和我的战友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从经过简单培训直接上岗的手足无措到能独立完成工作的蜕变,这都少不了领导和战友的帮忙。戴着起雾的护目镜处理患者打碎的体温计时,只能通过那一丝丝的缝隙和患者的指引来完成,2分钟的简单工作,现在却需要20分钟,当处理完时,已是汗流浃背,护目镜也是全是小水珠。戴着护目镜、面屏和2层手套给患者采动脉血时,手感全无,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完成。一位71岁的奶奶突发脑梗和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需使用有创呼吸机,但病房没有呼吸机的氧气接头,只能连接氧气筒,需时刻盯着氧气压力表的变化警惕压力不足。有创通气的患者转运本存在诸多不便,加上防护服和护目镜更是困难,但在多个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外出CT检查的任务。2小时一次的翻身扣背及24小时的专人特级护理很辛苦,而且病房没有负压系统,但患者的吸痰护理、口腔护理、尿管护理生理护理依然需要进行。印象深刻的是,患者不能自理排便,粪便污染了整个床单、被罩全是大便。带着N95口罩的我们仍然能闻到那一丝丝的酸臭味,但我们没有排斥与抱怨,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和吕老师一起给患者更换了尿不湿、床单及被罩,结束时,看到了吕老师眼罩上的汗珠,而我,最里面的工作服早已湿透。

图片2.png

情人节那天,确诊的那两夫妻,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情人节,丈夫手持玫瑰,妻子看着丈夫的那眼神,似乎是收到了最好的礼物,而我却收了妻子可能援助武汉的消息。我的心有些慌乱,对于大病刚愈的妻子,我不是不支持,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她的身体,担心年迈的父母及1岁多的孩子没人照顾。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及我们这样的家庭,最终决定将她作为预备队员,但是我还是啰嗦的叫她备齐用物和做好自我防护,时刻准备好,国家有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担当。确诊的患者治愈出院,当患者向医务人员深深鞠躬的那一瞬间,我们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的治愈出院是对我们医疗护理的最佳肯定。我本是第三批援助武汉人员,因为我在这里接触了确诊病例,最终我没能和大家一起参加,心理有一丝丝遗憾与失落。但不管武汉还是这里都是战场,我和我的战友们留下来保卫三秦大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在零下2度的西安街头,没有了以往的繁华和热闹,当站在天桥回目医院的那一刻,更多的是感慨与欣慰。13天发热单元的连续奋战不是战斗的结束,而是抗击新冠肺炎的另一个开始。作为医务人员,结束规定的隔离期后,作为一个战士,我会再度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场中!

 

 

作者:陈江 责编:赵文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