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响应“全民健身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号召,充分发挥运动医学科在运动损伤防护和救治领域的专业优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与小儿骨科党支部,于近期启动“青少年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进校园宣讲活动”。该活动是聚焦青少年群体在体育训练、日常运动中的常见损伤问题,通过“科普讲座+义诊答疑”的多元形式,为青少年普及科学运动知识,筑牢运动安全防线。活动首站于2025年11月19日在西安市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顺利开展。

专业赋能:聚焦青少年运动痛点,打造“防-治-护”一体化保障体系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与校园体育活动丰富化,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问题也日益突出-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肌肉损伤等成为困扰学生运动安全的常见“拦路虎”。针对这一现状,运动医学科,围绕“青少年运动特点”“常见损伤类型”“科学预防技巧”“应急处理流程”“康复训练方法”五大核心模块,精心设计宣讲内容,既注重理论科普的权威性,又强调实操技能的实用性。
在运动医学科党晓谦主任、时志斌主任、刘瑞宇副主任和刘娟护士长的带领与指导下,指派毛根稳博士、韩颖主管护师、赵莎妮主管护师和运动医学科研究生组成宣讲小组,赴西安市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进行首站宣讲。宣讲前,时志斌主任、刘瑞宇副主任指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骨骼、肌肉、韧带尚未完全成熟,运动时若缺乏科学指导,极易因动作不规范、热身不足或负荷过载导致损伤。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已伤’,更要‘防未伤’,聚焦青少年运动痛点,构建“防-治-护”一体化保障体系,帮助孩子们安全运动、快乐成长”
沉浸互动:从“理论课堂”到“实操演练”,让防治技能入脑入心
“如果同学在跑步时突然踝关节扭伤,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关节肿胀时能不能立即热敷?”“如果跑步时脚崴了,第一步是揉一揉吗?”“手腕摔疼了能不能马上贴膏药?”“小伙伴摔倒流血了,我们该怎么帮他?”……在宣讲现场,宣讲小组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
毛根稳博士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讲解了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常见急性运动损伤的现场处理“RICE原则”和“POLICE”原则。韩颖主管护师、赵莎妮主管护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局部加压与固定。宣讲小组还聚焦“运动防护工具”的使用、“手卫生知识”的科普,手把手指导学生掌握肌效贴的粘贴技巧(如针对膝关节支撑、踝关节稳定的贴法)、运动前动态拉伸和运动后静态放松的正确动作以及日常手卫生知识。

精准护航:义诊+科普双轨并行,为青少年运动安全“把脉开方”
除集中宣讲外,宣讲小组还针对有运动损伤史或现场反馈不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义诊服务。在本次活动现场,运动医学科宣讲小组为10余名学生进行了关节查体、损伤评估及康复建议。有的学生因长期打篮球导致膝关节半月板轻度磨损,建议调整运动强度并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有的学生因跳远姿势不当引发踝关节慢性疼痛,团队现场演示了“踝泵运动”等康复动作,并开具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孩子平时喜欢踢足球,之前膝盖疼我们以为是生长痛,今天才知道可能是运动姿势问题!”一位陪同的家长感慨,“保障小组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教了具体的预防方法,这样的活动太实用了!”据统计,单场活动累计覆盖师生100余人次,获得校方、家长及学生的高度认可。
持续深耕:以“进校园”为纽带,推动运动医学科普惠及更多青少年
作为党支部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青少年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进校园宣讲活动”是运动医学科服务社会、助力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实践。至今,科室已先后走进西安市爱知中学等西安市各大中小学,开展运动医学专题科普,完成全国大学生美式橄榄球联赛等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完成西安市中学生大规模体测的医疗保障任务。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运动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优化课程内容,联合更多学校建立‘运动安全科普基地’,定期开展‘运动损伤防治小课堂’‘急救技能训练营’等活动,让科学的运动理念深入校园、深入家庭。”运动医学科主任时志斌教授表示:“未来,科室还将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短视频科普、直播答疑等形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更多青少年的运动安全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贡献二院运动医学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