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关节与足踝外科IIT研究重点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5-04-02   作者:关节与足踝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2025年3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外科牵头的“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后冠状位应力下软组织形变是否优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重点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该项目作为我院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重点项目,旨在通过对比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推动膝关节置换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术后康复方案。

启动会亮点: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

本次启动会汇聚了国内最顶尖关节外科中心的专家学者。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名誉主任王坤正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机器人辅助手术是骨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准的术前规划和术中操作,减少软组织损伤,提升患者远期疗效”。

王坤正教授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郭卉教授强调,医院将从顶层设计上为有志于临床研究的优秀医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努力实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助力不同赛道的医生都能不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科研质量。

郭卉副院长致辞

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主任杨佩教授主持,他提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在术后冠状位应力下软组织形变方面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杨佩教授主持

专家展望:从“精准”到“智能”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部副主任、骨科中心关节外科马瑞教授讲到IIT研究基于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或对现有治疗方法的改进需求,提出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可以促进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推动医学知识的创新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养科研人才,提高医院整体的科研水平。

马瑞教授授课

项目负责人、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副主任田润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设计:通过对比机器人辅助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冠状位应力下软组织形变数据,明确验证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软组织质量保留方面的临床优势,为进一步量化软组织松解程度、选择最合适的软组织张力提供多中心临床数据支持。

田润教授汇报

此次研究邀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云苏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国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蔡宏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刘先哲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钱文伟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李川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达生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浩波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少杰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杰教授,共同对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推进中的可能问题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讨论。

专家团队指出,机器人辅助手术可通过个性化截骨规划和亚毫米级操作精度,减少传统手术中因人为误差导致的软组织过度牵拉或失效,从而降低术后疼痛、关节僵硬、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风险。此项研究关注于量化的软组织数据,有望为膝关节个性化软组织松解提供规范、高质量的临床数据。这一研究不仅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也为全球骨科机器人技术的标准化与普及贡献中国智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