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3月29日,第六届秦岭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暨秦岭骨科基础与转化学术会议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蓬勃教授;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刘洋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岩教授。此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士,围绕“关节外科技术创新”与“骨科转化医学发展”两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话骨科领域前沿进展。
伴随着庄严肃穆的国歌,第六届秦岭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拉开序幕。
盛大开幕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提到秦岭关节外科学术年会历经六载耕耘,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骨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回顾我国关节外科的发展历程,从跟跑国际前沿到如今部分领域实现领跑,每一步都凝聚着骨科人的智慧与汗水。
王坤正教授致欢迎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总编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波教授在致辞中提到骨科医学作为一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期刊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播关节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广大骨科医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舞台。
白波教授致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马英女士则表示近年来,《中华骨科杂志》持续加大对关节外科领域的报道力度,特别开设"保膝专题""智能骨科"等特色栏目,旨在推动新技术、新理念的普及应用。在此,我们也呼吁各位专家学者将更多优质研究成果投向本刊,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为我国骨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马英女士致词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岩教授提到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为广大从事关节外科的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推广学术教育、推动我国关节外科事业继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传统创新共携手,健康大道任逍遥”更是表达了他对骨科创新与转化的未来期盼!
王岩教授致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蓬勃教授表示我院骨科在关节外科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致力于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关节置换、关节镜技术、运动医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蓬勃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由大会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佩教授主持开幕式,向一直关注并支持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踊跃参会并积极投稿的广大骨科同道表示热烈地欢迎。
杨佩教授致辞
思辨与共识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专题讨论活动——关节外科前沿技术思辨与共识。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华教授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岩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继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林剑浩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飞教授、天津医院刘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姚振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柴伟教授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一:数字智能技术在关节外科的现状与未来。
数字智能技术正重塑关节外科的诊疗范式,从精准诊断到长期随访形成闭环。未来需跨学科合作破解技术瓶颈,建立伦理-法规-保险协同体系,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化骨科医疗生态。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健全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国庆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吕松岑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夏亚一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建中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郭林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何耀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何震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尹战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晨教授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二: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的方法选择。
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需围绕“功能恢复”与“长期关节健康”平衡决策:对于低风险患者,保守治疗结合严密随访;而活跃人群需解剖重建+生物增强技术优化预后。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组织工程和精准医疗实现功能与生物学双重修复,推动从“结构重建”到“功能再生”的范式转变。
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曲铁兵教授、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赵建宁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范卫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史占军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王跃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贾玉华教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建生教授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三:髋膝关节翻修术的前沿和挑战。
髋膝关节翻修术但需多学科协作突破。髋膝关节翻修术正朝着精准化、生物化方向发展,在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中不断突破,骨缺损、感染及长期耐久性仍是核心难题。通过融合智能技术、个体化方案及多学科协作,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翻修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由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懿郃教授主持,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严世贵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刘强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春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田晓滨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白希壮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许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晓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春生教授共同参与话题讨论四:PJI的进展和探讨。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量的增加,PJI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AI在PJI的诊断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分析大量数据集,AI能够识别PJI风险因素,提供个性化的诊断支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相信PJI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由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宋纯理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彬教授、上海长征医院钱齐荣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铁林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谢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肖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李慧武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高俊杰教授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五:骨关节炎,如何实现基础到临床的突破?
搭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临床应用;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开展骨关节炎的研究和治疗工作;设计和实施严谨的临床试验,验证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速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会议设立了关节、保髋、保膝、运动医学、护理五大核心板块,同时特别设立了基础与转化分会场,涵盖数字智能技术应用、髋膝关节翻修术、骨关节炎治疗突破、基础到临床的突破等热点议题。大会期间,专家学者们将就当前关节外科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案,为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
第六届秦岭关节外科学术年会以扎实的学术内容与创新成果,为骨科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现了我国关节外科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未来,随着智能技术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中国骨科事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