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5年4月15日,神经内科党支部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前往乾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取栓技术讲座活动。此行受邀专家有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兼神经内科主任展淑琴教授、孙宏教授、神经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范松华博士、宣传委员王倩护师。此次交流活动受到了县级医院领导、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为推动县级医院神经内科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时间窗内的血管再通治疗,尤其是介入取栓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多方面限制,取栓技术在县级医院的推广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神经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此次讲座活动,旨在将先进的取栓技术和理念传递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活动开场仪式上,乾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云翔院长对神经内科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了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李副院长强调,此次交流活动对于县级医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学习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在前沿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

展淑琴教授对乾县人民医院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交流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她指出,随着我国卒中防治事业的不断发展,介入取栓技术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让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更加深入了解取栓技术的原理、操作规范和应用前景,共同推动基层卒中救治事业的发展。

孙宏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详细介绍了SWIM技术、ADAPT技术等几种取栓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适应症和禁忌症。通过丰富详实的临床数据和典型病例,从患者的术前评估、介入手术中的导管操作技巧,到术后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手术中的视频资料,以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让在场人员更直观地感受取栓技术的魅力,孙教授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关键作用,指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需要无缝对接,才能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孙教授指出:“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取栓技术是目前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这一技术对时间窗、患者筛选和操作规范都有着严格要求。”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将整个交流活动推向了高潮。来自乾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医务人员积极提问,问题涵盖了取栓技术中的各个环节,如如何准确判断血管开通后的再灌注损伤、特殊患者群体取栓时的风险控制等。展教授、孙教授、范博士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乾县人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们分享了当地收治的病例,详细介绍了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过程和目前仍面临的问题。专家团队针对这些病例进行了点评,从诊断思路、治疗方案选择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介入取栓技术,提高了对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水平。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云翔院长表示,此次报告交流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乾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与三甲医院专家们的面对面交流和指导,大家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在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方面的方向。
本次神经内科党支部前往县级医院神经内科开展的取栓技术讲座活动,是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增进了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均衡发展。
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展淑琴教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党支部将继续秉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开展此类医疗帮扶活动,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送到基层,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贡献更多力量。展望未来,神经内科党支部将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