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16年9月7日《陕西日报》5版:“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并不神秘——“拔火罐”为何成为时尚?
本报记者 侯燕妮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拔火罐、针灸等作为“神器”意外“走红”奥运会,受到美国泳坛巨星菲尔普斯、美国体操运动员艾利克斯·纳杜在内诸多奥运健将的追捧。古老中医理疗方法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甚至被不明所理者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拔火罐成为时尚,自有它的重要原因。
拔罐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刚被酒精棉球燃烧过、充满热气的玻璃罐子,被迅速地罩在46岁周梅的左肩上,随后在其肩部留下一圈圈黑紫色“印章”。
“拔完火罐后,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很多。”周梅曾经因为长期久坐患上肩周炎,疼起来寝食难安,拔罐很好地缓解了她的疼痛。
拔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历史。有文献记载,西汉时期就有类似治疗方法的记载。根据现代考古、文献记载等证明,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形式。可以说,拔罐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拔罐包括火罐、机械抽气罐、竹罐、药罐等,利用火、机械抽气等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作用于皮肤,牵拉了皮下的神经、肌肉、血管以及其它软组织,起到调节血管功能和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能力;也会产生一系列神经及内分泌反应,从而达到调整全身机能的作用。
拔罐和针灸,开在中医外治疗法上的两朵花
这种中医疗法在运动员和名人之间日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运动员较之常人,会存在运动损伤和软组织损伤的现象。拔罐通过负压使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缓解肌肉疲劳,使末端血液循环得以畅通,局部疼痛或酸胀得以缓解或消失。在拔罐的过程中,毛孔会增大,这样可以加速新陈代谢,特别是乳酸的代谢,有利于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此外,当运动员身体局部有伤病时,通过拔罐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拔罐疗法与针刺、艾灸一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按照针灸的经络腧穴理论确定,要拔的部位要选择一些经气聚集的部位。比如对足三里进行拔罐,对脾胃是有益处的。还有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进行治疗,如感冒、肩背疼痛等。
拔罐和针灸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范围上两者互为补充。也需要一些注意事项,拔罐一般是拔肌肉比较丰厚平整,大血管较深的部位。比如说颈部两侧大血管密集表浅,风险较高就不适合拔罐。另外关节处不平整的部位不适拔罐,可以通过针刺的方法治疗。
就效果而言,针灸是通过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效果,更具有针对性,治疗范围也更广泛。而拔罐主要是保健作用、对于缓解肌肉疲劳、疼痛更为简单方便有效,也适合自己操作。
拔罐虽好,也要“对症下罐”
拔罐是一个没有太多副作用的治疗方法,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但是也并非包治百病,治疗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首先,有心脏病、皮肤病、血液病、各种传染病的人,以及体质特别虚弱的老年人最好慎用此法。糖尿病患者也尽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则皮肤不容易愈合,容易并发感染。孕妇、月经期女性等特殊情况人群也不适合拔罐。
拔罐时,留罐的时间也并非越长越好,一般一次5—10分钟为宜。也不要反复在同一个部位天天拔,这样也会造成皮肤损伤。在皮肤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隔两三天可以再次拔罐。拔罐后,毛孔处于开泄状态,要避风避寒避湿。如果出现损伤,不要惊慌,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谨防感染。
拔罐虽然是一项中医保健方法,没有什么副作用,但也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关理论。所以各位朋友要是选择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时,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医生,做到“对症下罐”。
(受访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安鹏)
阅读地址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60907/html/page_04_content_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