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阳光五月,伴着鲜花和春色,我们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不寻常的2020年,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个春天来之不易。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院工会谨向辛勤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医院144名援鄂医疗队员、向院内发热单元值守人员以及所有岗位的奋斗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大家辛苦了!
在抗击疫情战斗中,我院迅速启动“全力抗击疫情,全员战时状态,党员干部当先,教职员工争先,救治高效响应,不负医者使命”的响应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和医疗专家组,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在陕战“疫”,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率先在我省开展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完成全省首例新冠产妇剖宫产,新生儿脐血、静脉血、羊水及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5天后母女康复出院,成功探索出阻断新冠病毒母婴传播途径的方法。在鄂战“疫”,三批医疗队分别奋战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重症新冠患者救治工作,医疗队探索总结出救治工作多的项“交二方案”:”早期—足量—短程—联合”的大剂量维C治疗方案,提高了新冠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总结出早期甄别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变化、关口前移、扼住细胞因子风暴(CRS)发生的要害,应用快速实施托珠单抗、大剂量丙球联合CRRT三联方案遏制细胞因子风暴,成功救治二次CRS复发的78岁男性患者余某,这一疗法被写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前后方联合自制采用“正气贴”“化浊贴”“耳穴埋豆”等中医贴敷疗法,在提升医患免疫力,改善心理焦虑、失眠、腹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实施“两群双轨分层四段全方位”的医学人文关怀方案,在抗疫中融合医学人文情怀;为确诊新冠患者实施颅脑手术,开创了国内首例新冠确诊患者颅脑手术救治的成功;为85岁高龄患者实施非负压条件下气管插管,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生命。医疗队编写的《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气管插管流程及应急预案》为抗疫贡献了“交二智慧”。全医疗队实现了援鄂抗疫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和队员零感染目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院干部职工直面战‘疫’大考,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于危难之时迸发磅礴力量,于困境之处尽显英雄本色,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果断的措施交出合格答卷。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奋战在医院各个岗位,助力复工复产,最大程度“抢”“补”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和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科室奋力赶超,医院近期门诊量和手术量持续攀升,事业发展欣欣向荣。近日,《科学》杂志刊登了我院小儿外科黄强副研究员与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研究成果,此项研究实现了以高分辨成像直视活体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的动态过程,为准确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科学问题打开了一扇“窗”;陕西省内首台达芬奇Xi手术系统在我院顺利开机,并成功实施首例机器人手术。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我院援鄂医疗队荣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44名队员荣获“陕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医务工作者”,感染科荣获得“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杨惠云荣获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称号,张正良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吕建瑞、张正良、张丽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正良、王岗荣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称号。荣誉定将激励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特别让我们欣喜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调研,在我校亲切看望慰问西迁老教授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大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做出新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殷殷嘱托让我们倍感激动和振奋,鼓舞着我们守初心、担使命、强自信、勇拼搏。
劳动奋斗最光荣,建功立业新时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激励爱国奋斗、建功立业,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状态,开创新时代医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教职工致敬!祝全院教职员工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会委员会
202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