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战疫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医疗一队医疗三组工作纪实

时间:2022-01-05   作者:医疗一队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1

2021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古都西安按下了暂停键。原本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居民足不出户、居家隔离,只有防疫工作者、志愿者在忙碌地奔波。随着确诊病例的持续增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暂停了部分医疗活动,集结了数个整建制医疗队,支援西安市定点医院的抗疫工作。

医疗三组-2.jpg

我们作为医疗一队队员,是最早一批出发的,于2021年12月24日接到出发命令,当晚我们便接管了定点救治医院的一个新病区,一夜之间就收治了19位患者。当时医疗队的部分队员没有太多的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经验,面对紧急而艰巨的任务,具有援鄂经验的和平副主任医师主动提出加入“先锋部队”,在当天夜晚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收治患者。面对夜间的疲倦、寒冷,以及大量的医疗工作,医护人员身先士卒,进入隔离病区,对每一位新患者进行安慰、心理疏导,并详细采集患者的信息、发病史以及流行病学史、疫苗接种史,为医疗队接下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在进入病房的前期,和平医生总是不吝与大家分享她曾经参加援鄂工作的经验以及呼吸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大家的工作流程和对患者的诊治方案都能快速进入正轨。

医疗三组-1.jpg

根据医疗队的工作分配,我们医疗3组负责病房15名患者的诊疗。在这些患者中,最小的患者只有10个月大。这名小患者的父母亲先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患者跟随她的母亲,住在我们医疗队所负责的病区。令人宽慰的是,小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症状也不是特别明显,现有的化验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但是,小患者的母亲却没有这么幸运,她时常感到乏力、气短明显,照顾起小患者显得格外吃力,且不能保证俯卧位通气的时间,影响治疗效果,而这时我们听说小患者的父亲症状较轻,住在同一医院的另一病区,于是医疗队张洁队长反复向医务部反映情况、积极协调,在各位队员的积极努力下,终于将小患者的父亲转至我病区,实现了一家三口的团聚,而父亲承担了照看小患者的任务,使母亲有更多的时间休养。

在最初接管这15名患者时,还有一位患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名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呼吸困难明显,胸部CT提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上厕所或轻微走动后呼吸困难即明显加重。这名患者的各项指标也不乐观,他的静息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曾经一度下降,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的诊断标准。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医疗3组的所有队员都高度重视,每一班都进入隔离病房详细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在督促患者加强俯卧位通气、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同时,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患者呼吸困难得以缓解,复查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回升,再次复查胸部CT时病灶已有部分吸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医疗三组-4.jpg

除了对患者的精心诊治,医疗3组的成员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家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优势,密切配合,有序推进组内的医疗工作。和平医生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每天早上进入隔离病房查看患者,仔细梳理每位患者的各项化验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张廷医生、张磊医生主动要求承担繁重辛苦的夜班工作,随时接收新病人,在每一个夜班进行查房,观察患者一天的病情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还要完善医疗文书,梳理整个病区患者的病情、化验检查结果,报送多个报表,常常彻夜不能休息;吴刚教授作为组里的老大哥,除了做好医疗组分配的工作任务外,还要协助接待专家组查房,督促院感防控,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为大家募集洗手衣、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张梦颖医生作为一名青年医生,面对疫情毫不畏惧,除坚持隔离病房查房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医疗文书工作,体现出二院青年医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都主动加班,尽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多、更好,为队友减轻负担,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