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六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分论坛在第二附属医院成功举办

时间:2025-11-17   作者:科研部 李萱   责编:胡佳     来源:     阅读:

医工交叉聚智,创新赋能临床。11月14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六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分论坛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宗濂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由西安交大二附院科研部主任夏育民、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纪泛扑主持。

本次论坛以“交叉融合 创新引领”为主题,聚焦医工融合前沿与临床转化,汇聚多学科专家,围绕生物医学传感、医用材料、人工器官等热点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为医工协同创新搭建了高质量的跨学科对话平台。

论坛伊始,西安交大二附院副院长郭卉在致辞中强调了医工交叉在推动医学创新与临床转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多学科协同是解决复杂临床问题、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路径。她同时对与会专家、青年教师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期待通过深入交流激发更多创新思路。

上半场报告中,机械工程学院李骁教授以《微纳尺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为题,深入解析了微纳尺度传感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前沿进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郭保林教授介绍了《快速止血和促组织修复水凝胶》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功能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潜力;二附院蔡璇教授则从《可活动椎体的研制和转化应用》出发,系统阐述了可活动人工椎体从技术研发到临床转化的完整路径。

茶歇之后,论坛进入下半场。二附院任鹏宇副研究员汇报了《仿生多通道人工前庭研发及其植入技术研究》,分享了人工前庭假体的研发与植入技术进展,呈现了医工融合在人工器官领域的前沿探索;刘朋飞研究员以《多组学大数据驱动的双硫死亡调控网络构建及耐药性肝癌精准干预》为题,揭示双硫死亡模型在推动肝脏肿瘤精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曲凯副教授分享《肝脏力医学——多学科交叉和理工医融合的探索》,拓展了力学与医学交叉研究的新视野;夏育民教授则带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凝胶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分享》,介绍了CAP活化水凝胶在皮肤科临床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论坛最后,纪泛扑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在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呼吁各学科进一步加强协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走向临床,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西安交大医工学科之间的深度协同,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汇聚了智慧、拓宽了思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