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时间:2025-10-27   作者:孙宜孔 马瑞   责编:傅媛馨     来源:     阅读:

2025年10月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之际,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在西安西藏大厦隆重开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卫健委,陕西省药监局的领导,国内专家,省内12家地市医院领导和同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和科室代表共230余人参加。在热烈的开幕式后,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在庄重而热烈的开幕式后徐徐展开。


开场致辞——高瞻远瞩,绘就蓝图

论坛的首个环节由西安交大二附院郭卉副院长主持。她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纪念抗战迁陕88周年的特殊时刻,共商临床研究创新大计,意义非凡。

省卫健委相关处室领导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肯定了交大二附院为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并介绍了陕西省在促进临床研究创新方面的政策与布局。他表示,省卫健委将积极支持包括交大二附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伦理审查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希望各医疗机构能紧密合作,共同提升陕西省临床研究整体水平,造福三秦百姓。

陕西省药监局相关处室领导从药品监管和临床研究规范的角度出发,强调了高质量临床研究对于保障药品安全有效、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性。介绍了药监部门在鼓励创新、优化服务方面的举措,并表示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共同探索符合法规要求、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路径,为创新药物和医疗技术的转化应用保驾护航。

交大二附院张蓬勃院长系统阐述了对临床研究创新的思考与实践路径。他表示,医院将围绕“聚焦前沿、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培育人才”四大方向,持续加大投入,优化临床研究生态系统,激发医务人员的科研创新活力。他特别强调,医院将致力于推动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让研究成果更快更好地应用于患者诊疗,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西北临床研究联盟启动仪式——携手共进,筑梦西北

随后,在交大二附院副院长戴一的主持下,举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北临床研究联盟启动仪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携手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西北地区十二家代表性医院的领导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这一刻,会场掌声雷动,标志着西北地区临床研究事业进入了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阶段,凝聚起区域医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临床研究论坛——智慧激荡,洞见未来

论坛的学术报告环节精彩纷呈,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的真知灼见。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吉训明院士通过视频,深刻阐释了“患者驱动的临床研究”理念。他强调,临床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患者需求,研究者应深入临床一线,从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患者健康的改善。

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王坤正教授的主持下,雷光华院长以“湘雅骨关节炎研究-医学创新转化研究新模式”为题,分享了湘雅经验。他详细介绍了从临床问题发现、基础机制探索、到技术产品研发、再到临床应用推广的全链条创新转化模式,其系统性的思路和成功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刘洪分享了“基于重大皮肤疾病代谢新特征的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团队围绕皮肤疾病代谢重编程的创新发现,系统展示了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研究路径,为皮肤病精准诊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策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医院执行院长周焕介绍了“中国首家开业公立临床研究医院创新实践”。他详细分享了临床研究医院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激励机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突破,为大型公立医院如何高效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范晓虎深入探讨了“先进细胞药物的临床与商业化开发路径”。他结合自身在CAR-T等前沿领域的研发经验,分析了细胞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成功上市过程中面临的科学、监管、生产及市场挑战与应对策略,视野开阔,内容前沿。

阜外医院田美策主任以“临床技术研究的反思-以中国No-touch研究为例”为题,进行了冷静深刻的剖析。他通过回顾一项重要临床研究的历程,分享了在研究设计、执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强调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治勋主任的报告“以AI为壤,以匠心为锄:耕耘临床医学科研新生态”充满哲思。他生动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和钻研精神相结合,赋能临床科研的各个环节,构建高效、精准的科研新范式。

在圆桌论坛一,朱娜、蔡璇、宁蓬勃、王佰言四位教授围绕“在临床研究实践中,特别是在资源相对有限的IT和细胞治疗转化医学项目中,我们应如何在‘鼓励创新、探索未知’与‘恪守GCP规范、严格控制风险’之间寻求平衡?”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创新与规范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加强研究者培训,强化伦理审查和过程监管,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前沿探索提供合理的容错空间和制度保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洪云主任系统介绍了“抗肿瘤创新药物早期临床研究进展与思考”,聚焦I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生物标志物探索以及如何加速抗癌新药研发进程。

西安交通大学米白冰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临床研究设计、实施与质量控制方法与应用”,从方法学角度为提升临床研究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了系统指导。

认识科技集团万马博士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科研效率与数据质控上的新措施”,展示了AI技术在优化科研流程、提升数据质量与挖掘深度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巨大潜力。

在圆桌论坛二,贾艳艳、白晓东、佘苗、姚澜四位教授就“在推动细胞药物和临床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机构、研究者、伦理委员会以及申办方等各方应如何加强协同,构建一个既符合临床研究高标准规范,又能高效促进医学创新转化的新生态?”进行探讨。专家们强调,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各方转变观念,从对立博弈走向合作共赢。机构要优化服务流程,研究者要提升科研能力与合规意识,伦理委员会要提升审查效率与专业性,申办方要保证数据质量和透明沟通,最终形成推动创新转化的合力。


西北临床研究联盟院长论坛——凝聚共识,谋划发展

郭卉副院长详细介绍了“西北临床研究联盟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合作细则”,为联盟后续实质性运作奠定了制度基础,明确了合作框架、职责权益、流程标准等。

在院长论坛环节,西安市第三医院吕雅丽、陕西省人民医院孙羿、咸阳市中心医院刘强、渭南市中心医院赵俊龙、铜川市人民医院王有恒、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王璐、安康市中心医院任晖、商洛市中心医院屈建强、汉中市中心医院杨睿海等各位院长,围绕“打造西北临床研究高地:我们应如何集中资源布局临床研究?”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如何帮助医院临床研究破解人才短缺与质控难题,实现‘跨越发展’?”两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院长们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经验与挑战,就整合区域资源、明确重点方向、共建共享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研究能力与效率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展现出西北地区医疗界携手共进、提升区域临床研究水平的坚定决心。


多中心IIT项目宣讲——聚焦实践,孕育希望

论坛最后进行了多项由交大二附院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宣讲,涵盖了肝癌、肺癌、白血病、骨关节炎、糖尿病、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肥胖症、儿童生长发育等多个重要疾病领域。纪泛扑、杨拴盈、赵万红、张月浪、李秀丽、薛力、昝瑛、安鹏、尹春燕等教授依次登台,详细介绍了各自研究项目的背景、设计、目标和意义。这些项目贴近临床需求,设计严谨,展现了医院深厚的临床积累和科研实力。

随后,与会嘉宾分组进行了深入的项目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合作意向踊跃,为未来更广泛的临床研究合作播下了种子。

这场论坛汇聚了智慧,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西安交大二附院将携手西北临床研究联盟各成员单位,承继西迁精神与抗战迁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坚实的步伐,奋力谱写临床研究创新的新篇章,为护佑人民健康、推动医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