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八十八载风雨兼程,八十八载薪火相传。2025年10月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在西安西藏大厦隆重开幕。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顾与精神传承,开幕式现场洋溢着庄严、感恩与奋进的浓厚氛围。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雷俊川,陕西省药品和疫苗检查中心副主任王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名誉主任王坤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刘洪,医院院领导、副校长,以及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闫小青,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璐等省内12地市医院领导和同仁,医院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和科室代表共230余人参加,开幕式由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主持。

当日清晨,论坛开幕式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回荡在会场,激荡着每一位与会者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致敬先驱:铭记筚路蓝缕的奉献

开幕式中,最令人动容的环节是对医院老一辈专家的崇高致敬。由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医院党委书记刘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蓬勃和8位青年医师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向8位老专家送中国红围巾和鲜花。分别是:普通外科专家、92岁的秦兆寅教授;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即将92岁的张志高老师;病理学知名专家、91岁的张志谦教授;小儿血液疾病领域知名专家、90岁的高效曾教授;妇产科专家、即将90岁的张雅文教授;原眼科学教研室主任、89岁的臧企教授;原校临床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陕西省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副主任,即将88岁的妇产科叶国玲教授;消化内科著名专家、87岁的罗金燕教授。以他们为代表的医院前辈们无私奉献与卓越贡献,是医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后辈医者。
薪火相传:代代医者共话八八情

在“代代医者心、共话八八情”特别环节,由医院青年医师代表、肾病科副主任陈钊主持访谈,老、中、青三代共8位医师代表齐聚一堂,深情回顾了医院八十八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妇产科叶国玲教授,内科学系、消化内科前主任董蕾教授,神经内科前主任吴海琴教授,3位老教授动情讲述亲历的医院往事与创业艰辛,眼中闪烁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骨科中心·运动医学与小儿骨科主任时志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老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丁铭格副教授,这3位中年骨干代表分享了在前辈精神感召下成长、在临床与科研一线奋斗的故事,体现了承前启后的责任与担当;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一等奖的妇产科青年新秀顾中亮老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金岩科学家工作室刘文佳教授,这2位青年医师代表表达了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抗战迁陕精神的坚定决心,展现了新时代交大二附院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对话,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生动诠释了医院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
继往开来:传承精神谱写新章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医院八十八年来,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的光辉历史。她强调,抗战迁陕精神和西迁精神早已融入医院的血脉,成为激励一代代医护人员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面向未来,医院将继续高擎抗战迁陕和西迁精神旗帜,在医学高峰攀登、人才培养、服务人民健康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代表学校向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赞扬了交大二附院在八十八年发展历程中,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指出,西迁精神是交通大学的宝贵财富,二附院是这一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和生动体现者。他希望医院全体教职工生继续弘扬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在临床研究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培养更多卓越医学人才,续写医院辉煌的新篇章。
八十八载风雨兼程,八十八载春华秋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大二附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承“抗战迁陕”的爱国初心和“西迁精神”的奋斗内核,以此次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为契机,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护佑人民健康、推动医学进步再立新功,让伟大的精神旗帜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开幕仪式后,聚焦临床研究前沿进展与创新转化的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