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运动医学科团队亮相吉隆坡亚洲人工关节学会学术年会 彰显学科综合实力

时间:2025-08-18   作者:qichuns   责编:兰璐     来源:     阅读:

8月13日至16日,2025年亚洲人工关节学会学术年会(ASIA)、东盟人工关节年会学术年会(AAA)与马来西亚髋膝关节医师学术年会(MSHKS)在吉隆坡同期举办。作为亚洲乃至全球关节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在我院运动医学科科主任时志斌的统筹领导与支持下,科室宋启春副教授、毛根稳博士等受邀参会,通过学术分享、国际交流,展现中国运动医学实力,同时为青年学子搭建国际视野平台。

宋启春副教授在本次国际会议中承担两项重要学术发言任务,聚焦“保髋”“保膝”两大临床关键方向,代表团队传递我院诊疗技术经验。在“保髋”主题分享中,他针对股骨头坏死这一临床难题展开深入阐述,尤其强调针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镜下双减压技术”(关节囊减压联合股骨头髓心减压)的显著优势——临床实践中,该技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塌陷进程,保髋效果十分理想,为众多早中期患者保留自身髋关节、避免或延缓人工关节置换提供了可靠选择。在“保膝”议题探讨中,他围绕HTO(高位胫骨截骨术)术中半月板后根缝合的技术要点、风险控制及预后优化展开深度解读,其中特别聚焦我科创新发表的“高位后外侧入路铆钉固定半月板后根”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入路的锚钉植入限制,能减少雨刮效应与蹦极效应,不仅让固定更牢靠,还可增加操作空间。凭借扎实的临床数据、创新技术成果与严谨的学术分析,引得现场专家一致好评,不少同行在发言结束后主动上前交流,称赞该技术“为HTO术中半月板后根处理提供了更优解”。

基础研究领域,毛根稳博士(刘瑞宇团队)的课题“多巴胺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交联涂层可改善聚醚醚酮在兔体内的骨整合情况”,研究成果受邀展示(由学生代为汇报)。该研究针对临床常用骨科植入材料聚醚醚酮(PEEK)的骨整合性能短板展开创新探索——通过多巴胺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构建交联涂层,利用多巴胺的黏附特性与EGCG的生物活性,协同提升聚醚醚酮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结合能力。在兔体内实验中,该涂层材料可显著促进植入物周围骨组织生成、增强材料与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为解决聚醚醚酮在关节置换、骨缺损修复等场景中的骨整合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与实验依据。

2222.png

科室团队从临床技术与基础研究双维度亮相,彰显协同发展优势。临床技术分享与基础研究成果相互呼应,充分体现科室“临床需求导向基础研究,基础创新反哺临床应用”的发展理念,为科室综合实力写下有力注脚。同时在参会期间,宋启春副教授等团队成员利用空余时间,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太子阁医院、双威力医学中心专项沟通,围绕诊疗新进展、技术创新等话题深入交流。既吸收海外先进理念,也推介科室特色技术与诊疗模式,提升科室在亚洲关节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并为后续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参会是科室“以教促学、以实践育人才”理念的实践。宋启春副教授团队安排参与“保膝”研究的本科生代为汇报,毛根稳医生团队亦指导学生登台展示基础研究成果——让青年学子深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不仅锻炼了学术表达能力,更帮助其直观把握领域前沿,为未来科研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生动体现科室“老带新、传帮带”的培养传统。

团队此次国际亮相,离不开科室主任时志斌教授的引领与规划。时志斌教授锚定学科方向,牵头攻克临床难题,推动团队技术创新;以“师生同行+临床实战”模式培养人才,完善“本科生-研究生-青年医师”一体化教学体系,投入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宋启春副教授、毛根稳博士等骨干成长,形成“临床-科研-教学”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未来,科室团队将继续以“技术深耕、人才强科、教学兴科”为路径,紧跟国际前沿,在国际舞台持续发出中国声音,让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与学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