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2025年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机械通气规范化应用高级研修班

时间:2025-07-17   作者:赵凯凯 明宗娟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1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相关要求,推动机械通气技术规范化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5年7月12日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机械通气规范化应用与临床实践高级研修班。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陕西省内外30余家医疗机构的近70名ICU、急诊、麻醉及呼吸科骨干医护人员参与。

研修班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拴盈教授主持并致辞。杨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机械通气技术是危重症救治的核心能力,本次研修班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救治能力”。

理论授课环节,专家接力传经,精彩纷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宋立强教授从基础打底,“呼吸生理和呼吸力学基本知识”课程里,直观幻灯演示帮学员搭起思维框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詹庆元教授以“ECMO支持下的呼吸支持策略”破题,用临床案例串起知识,把ECMO与机械通气协同要点讲得通透。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潘蕾主任带着临床沉淀,剖析“无创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和常见误区”,面罩选择、漏气补偿等实操细节,让学员直呼“干货满仓”。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胜昱教授聚焦“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和参数设置”,通过对比不同波形特征,教大家精准拿捏参数调整门道。

西安交大二附院方萍教授、王春亚教授接续开讲。方萍教授解读“机械通气波形和环”,抽丝剥茧分析背后的病理生理信号,从细微处优化通气,并系统传授人机对抗识别与处理技巧;王春亚教授围绕“ARDS肺复张和PEEP滴定”,结合前沿指南与实战,传授精准调节“秘诀”,助力学员为ARDS患者定制通气方案,后又就撤机流程和撤机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

下午的实践操作依托高仿真教学体系,把培训推向高潮。李娜呼吸治疗师演示“俯卧位通气技术”,体位转换、管路防压、耐受评估,每个步骤抠得细致入微,力求还原临床真实;邓文静主治医师借高仿真系统做“AECOPD机械通气”实操,针对患者特点,现场演示模式选择和参数调节,让学员在模拟救治里积累经验;樊娜主治医师聚焦“重症哮喘有创通气”,用高仿真模拟人拆解气道痉挛处理、参数优化要点,强化学员实操底气。最后,阎京京呼吸治疗师的“标准化脱机流程”演示,仍基于高仿真体系。高仿真模拟人呈现气道建立全流程,气囊监测、管路连接分毫必较;搭配增强现实,参数变时肺部力学变化直观可见,学员沉浸式掌握脱机关键,从无创、有创到脱机,全环节在高仿真里磨技能,收获“可视化”体验。

研修班闭幕式上,方萍教授总结:“本次培训创新性地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确保学员既能掌握前沿知识,又能熟练操作技能。特别是通过高仿真模拟人进行的俯卧位通气演练,使学员在零风险环境下掌握核心技术。”与会学员普遍反馈,通过8小时高强度培训,系统掌握了机械通气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流程知识,对提升临床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陕西省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西安交大二附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定期开展系列呼吸与危重症技能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提升区域救治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