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外科杨佩教授/马瑞副研究员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李成新教授团队合作,在骨科植入材料改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科研攻关,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空冷喷涂技术,攻克了聚醚醚酮(PEEK)材料表面改性的关键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上(DOI: 10.1039/D5TB00628G)。论文第一作者为马瑞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杨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马凯博士。
PEEK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视为理想的骨科植入材料。然而,其固有的生物惰性导致植入后骨整合效率低、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临床应用。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马瑞副研究员带领团队从2019年起就开始了系统性的研究探索。
研究初期,团队尝试了多种传统表面改性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热喷涂技术虽然成熟,但高温会导致PEEK基体变形、涂层相变;等离子喷涂又存在孔隙率高、结合强度不足等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采用真空冷喷涂技术路线。这项技术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控制陶瓷颗粒尺寸?如何优化前处理工艺?怎样调整喷涂参数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那段时间,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团队成员回忆道,"每次觉得快要成功时,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粉末团聚、喷涂不均匀、结合力不达标......一个个技术难题接踵而至。但团队没有放弃,通过数百次的工艺优化和实验验证,终于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
在材料表征阶段,研究团队采用SEM和EDS技术,证实了涂层颗粒的均匀分布和化学组成的精确可控。体外细胞实验显示,改性后的材料不仅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还能调控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大鼠气囊模型和兔颅骨缺损模型中,冷喷涂可降解涂层组不仅体内抗炎效果显著,还能明显提高骨整合效果和骨再生效率。
"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我们不仅解决了PEEK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难题,更从免疫调控的角度揭示了材料促进骨再生的新机制。"马瑞副研究员介绍道。团队的研究表明,通过精确调控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可以实现材料的生物学性能的定向优化。
马瑞副研究员和李成新教授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团队,致力于人工骨胳涂层技术的应用和转化。五年来,这支医工交叉团队秉持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从工艺优化到机制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技术攻关。目前,在PEEK改性方向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9篇,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