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4月17日,我院胸痛中心建设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经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我院顺利通过2025年第一批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成为陕西省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之一。这一成果标志着我院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迈入国内先进行列,开启区域胸痛患者救治新篇章,为区域胸痛患者的救治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注入强劲活力。
2023年8月我院重启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刘昌书记、张蓬勃院长、刘明副院长、戴一副院长的领导下、医务部王虎清常务副主任、寇惠娟副主任的指导下、医疗总监邓捷主任的统筹带领下,以胸痛中心协调员蒋伟副主任为中心的的心内科和急诊科团队以"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准则,构建多学科协作救治体系。团队成员在400多天的日夜奋战中,先后完成制度流程优化50余项、开展模拟演练20余场、组织基层培训30余次,院内培训20余次;举办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10余次,胸痛中心数据填报由最初每月20余例上升至现今100余例,目前已经上报1300余例(2023年8月至2025年4月),疾病涵盖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低危胸痛等患者,关键数据质量均已达标。
胸痛中心建设期间,我院先后与西安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省内地区、县域等基层医院签署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协议,目前已签署网络医院20余家。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整合院内: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检验科、后勤管理等多部门资源,打造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流程,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达"的智慧化预警机制及先救治后收费的急救理念。为了使胸痛患者快速得到诊治,院内外胸痛指引标识规范醒目,指引明确,做到了目之所及皆有标识,标识之处皆有指引。真正践行了建设胸痛中心的意义:即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多单位合作,优化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缩短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及筹备,胸痛中心建设最终进入到最后的暗访及现场核查环节。胸痛中心总部对我院的暗访工作通过后,2025年3月12日,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的四位专家莅临我院大明宫心血管分院,对我院胸痛中心建设情况进行最后环节的现场核查。值此重要时刻,在心血管内科邓捷主任和王蓉护士长的周密安排下,由刘明副院长致欢迎词、大明宫郑强荪院长、医务部王虎清常务副主任及寇惠娟副主任出席,各网络医院及120急救中心、急诊科、心外科、影像科、门诊、后勤行政管理等相关20余个科室及部门参加,由蒋伟副主任对我院胸痛中心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就网络医院区域协作、120院前急救、胸痛患者诊疗流程等核心问题向网络医院代表、120急救中心人员以及核心科室人员进行现场提问。 随后,专家分组对医院周边、急诊、胸痛诊室、介入导管室、心内科病房、CCU、门诊等进行了走访与提问,并通过120急救模拟演练,审查了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的处置流程、病情诊断能力以及院前院内整体协作能力。专家组对我院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亮点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范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回望来时路,披荆斩棘;展望新征程 蓄势待发。认证不是终点,而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新起点,我院胸痛中心继续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邓捷主任的带领下,严格遵循"先救治后付费"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实行单双绕机制,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toW时间(入门到导丝通过)稳定控制在70分钟以内,较建设前缩短20%。同时依托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辐射周边20余家基层及社区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缩短基层胸痛患者确诊时间,真正构建起覆盖社区的"30分钟救治圈。
此次认证通过既是对我院胸痛救治能力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全体医务人员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勇攀医学高峰的生动诠释。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坚,持则可圆,我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坚定不移的秉持生命至上,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的理念。以更高效的救治体系、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护佑人民健康,努力向高级胸痛中心建设迈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