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学科适宜技术】感染科多项研究在2025APASL展示,党双锁教授团队成果在乙肝治愈方面受关注

时间:2025-04-01   作者:石娟娟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学术春潮涌动,京城见证“肝”货盛宴,3月26日-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肝病领域的风向标,这场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3000余名专家,而在这场智慧碰撞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16项研究成果在本次学术会议上亮相,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图片1.png

治愈乙肝不是梦!中国方案引爆全场。在口头报告环节,党双锁教授的博士生青年学者刘晨瑞以流利的英文揭晓了PD-1抑制剂联合Peg-IFNα治疗慢性乙肝的突破性数据——近30%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针对既往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这一强强联合方案犹如解锁免疫系统的“双钥匙”,让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大幅提升!现场瞬间沸腾,来自国内外的学者接连抛出犀利问题:“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如何?”,“干扰素导致细胞耗竭,联合治疗时间能否进一步提前?”刘晨瑞博士以详实数据逐一回应。中国团队正在改写乙肝治愈的规则书!

图片2.png

壁报展示环节,党双锁教授团队共有三项研究解码慢乙肝、肝癌免疫的奥秘。三项研究从不同维度揭开肝病进展的免疫密码:

张萌博士提出,血小板竟可能是肝癌“帮凶”?通过追踪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小板动态,发现肝癌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增强,犹如“微型施工队”为肿瘤微环境铺路搭桥!这一发现为肝癌早期预警提供了全新生物标志物。

图片3.png

刘晨瑞博士的两项研究揭示了慢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隐藏的问题:干扰素治疗的“免疫激活效应”虽然是抗HBV的重要作用机制,但该团队的研究发现长期Peg-IFNα治疗可显著提升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PD-1水平,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路线图”。另一项研究则揭示了三种免疫分子在HBV相关肝癌、肝硬化及肝炎患者外周血及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系统性揭示CD8、PD-1、CD161在乙肝→肝硬化→肝癌进程中的表达规律。

当“乙肝治愈”从理想照进现实,当中国学者站上世界舞台C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研突破,更是一代医者破壁攻坚的信念!期待我院感染科的团队在乙肝治愈中国方案献计献策,造福广大患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