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学术繁荣系列讲座】老年普通外科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包凯研究员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时间:2025-03-07   作者:老年普通外科   责编:杜维     来源:     阅读: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3月3日下午,老年普通外科主任王志东教授特邀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BENMD项目/Hak Soo Choi实验室研究员包凯博士(Dr. Kai Bao)作题为“Development of Targeted NIR Contrast Agents”的专题学术报告,并邀请我院科研副主任葛治伸教授、肿瘤内科副主任尹晓然教授一同参与学术交流。科室医护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科室主任王志东教授首先对包凯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他不远万里来到我院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王志东教授指出,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戈登医学影像中心的Hak Soo Choi教授团队在国际荧光分子成像领域享有盛誉,团队因发明了世界首个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而成为该领域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医工交叉研究的先行者。Hak Soo Choi教授团队目前已发表246篇学术论文,总引用次数达12302次,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Bi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20余项,实现专利转化10项。团队在分子成像领域的丰硕成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推进创造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团队骨干成员包凯研究员在靶向近红外成像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王志东教授强调,老年普通外科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此次邀请包凯研究员来访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他希望与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与包凯研究员深入交流、碰撞思想、激发灵感,提升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科研和临床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老年普通外科的学科发展。

包凯研究员首先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在的团队及主要研究方向。他谈到,Hak Soo Choi教授实验室主要聚焦于荧光靶向探针的诊断治疗、近红外成像、肿瘤免疫治疗和太空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自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靶向近红外成像领域。随后,他介绍了自己近年来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靶向探针及其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靶向探针的设计逻辑和思路。双通道成像能够区分肿瘤区域与正常组织区域,实现术中导航,避免肿瘤切除过程中对正常组织造成过多损伤,从而实现精准肿瘤切除、降低阳性切缘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包凯讲到,靶向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应用不应局限于成像领域,而应逐步向联合治疗拓展,如何实现诊疗一体化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方向之一。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与包凯研究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姬媛媛教授提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穿透深度有限、只能实现组织表面成像,对深层组织的成像效果尚不理想、未来如何改良和设计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荧光探针值得深入探索;硕士研究生苏元浩对通过膜蛋白实现甲状腺癌靶向探针设计提出了疑问;博士研究生梅琳则针对荧光术中实时成像分享了自己的见解等。针对上述问题,包凯研究员逐一耐心解答,并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为参会者带来了宝贵的科研启示。包凯谈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非常期待未来能与医院老年普通外科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靶向近红外成像技术和荧光探针的临床应用,最终实现临床转化。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老年普通外科的医护人员带来了前沿的科研动态,拓宽了科室人员的国际视野,也为科室与国际顶尖科研团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志东教授在总结中表示,科室一直与哈佛大学保持紧密合作,接下来将继续加强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合作,努力攻克更多临床难题,推动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积极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