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恭贺我院获批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专项培训基地”

时间:2023-05-05   作者:康复医学科 李立博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2023年5月4日,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专项培训基地评审标准》,经专家评审并报中国康复医学会审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批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专项培训基地”,成为全国获批该基地的23家医院之一。该基地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申报,紧密结合目前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培训的需求,受中国康复医学会统一部署,旨在加强及推广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水平。

神经调控技术是集医学、科技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新技术,包括侵入性及非侵入性两种方式,其中,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具有无创、安全、高效等优势,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康复中应用前景巨大。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及经颅超声刺激(TUS)等多种手段,通过磁、电、超声等调控皮质兴奋性影响神经精神活动。神经调控技术可实现直接对脑部稳定的精准刺激,保证了治疗内容、强度和时间的统一,弥补了常规康复治疗的不足。近二十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TMS及tDCS作为神经调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有关机构已发表20余种疾病的rTMS治疗指南。因此,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领域,适应症包括卒中后运动障碍、抑郁、神经病理性疼痛、帕金森病、创伤后应激障碍、纤维肌痛、多发性硬化、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强迫症、物质成瘾、阿尔茨海默病、慢性耳鸣、癫痫、精神分裂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科研探索。科室拥有重复经颅磁刺激仪、经颅直流电刺激仪、经颅超声治疗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等多种设备,多人参加国际认证“神经调控”培训班,熟练将神经电生理、近红外脑功能成像、rTMS、tDCS、TUS等技术临床应用于脑卒中、帕金森病、抑郁、神经病理性疼痛、创伤性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精神疾病。科研方面,科室开展了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对脑卒中及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潜能的早期预测研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的应用、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康复评定研究等多个方向的研究。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SCI收录文章20多篇。获得201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培养研究生30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2次,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专题讲座超过30次,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临床研究6项。吴仲恒副主任医师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我院获批该基地后,将进一步加强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专项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固强补弱、开拓创新,鼓励科研创新、推广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训,进一步推动神经康复领域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