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走进大自然,识别中草药——交大二附院工会联合中医科开展“医小苗”系列之中医药文化活动

时间:2023-07-10   作者:工会   责编:傅媛馨     来源:     阅读:

7月8-9日,交大二附院工会联合中医科开展走进大自然,识别中草药“医小苗”系列之中医药文化活动,医院青年职工及其子女近百余人分2批走进秦岭大自然,跟随自然成长营任伯伯,大山老师和秦元琪堂古医学研究院赵立彦老师一起徒步山间,辨识植物,制作标本,共同学习中医药知识。

微信图片_202307101504208.jpg

微信图片_202307101504206.jpg

本次活动共分为学习分享、自然观察、诵读经典和实操动手四个环节。行路途中每路过一处,老师都结合历史人文给大家讲解人杰地灵的蓝田掌故。经过白鹿原,大山老师讲到由陈忠实创作的茅盾文学奖经典著作《白鹿原》就发生在此地,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路过华胥,大山老师为大家讲述人类始祖华胥氏,誉为“人祖”,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路过公王岭时,他讲到这里是蓝田猿人出土的地方,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望着窗外蓝田山上的云烟,大山老师朗诵了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讲到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里的蓝关就是大家路过的地方。还介绍了此次的活动地点灞源镇,是长安“八水”之一灞河的发源地。通过读诗词、讲历史,介绍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知识和自然兴趣。

微信图片_20230710150420.jpg

微信图片_202307101504202.jpg

在特选的秦岭灞源峪口,任伯伯、大山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周边的中药、植物。带领大小朋友们一起辨识漆树、紫苏、连翘、覆盆子、牛蒡子、益母草、五味子、艾草等中草药,学习了解每株草药的名称、特征及其用途,品尝可食用的树莓的甜和未成熟山茱萸果实的涩,认识有毒药用植物天南星、商陆等等。“连翘棣棠迎春花,朵朵金黄像一家,牢记瓣数四五六,人人都能分清它”。通过顺口溜帮助大家区分迎春花和连翘的区别。在山茱萸树下,孩子们齐声朗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结合,通过诗词加深记忆。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神奇与美妙的同时,认识各种中药材、植物及其特性,领略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

在秦元琪堂古医学研究院赵立彦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诵读《黄帝内经》中医药相关内容,认识到人体生命和宇宙自然相通,中医药“阴阳调和,五行致中”的治病原理;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植物标本,手工用艾绒制作艾条,赵老师还用孩子们自己制作的艾条,让大家体验了艾灸的感受,孩子们成就感满满;孩子们自己动手打饭、洗碗,懂得珍惜粮食的同时热爱劳动。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走进大自然,用看得见、摸得到的方式去实地认识中草药,制作标本、艾条等,激发小朋友们对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学习热情。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学方式寓教于乐,不仅使孩子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还帮助青年职工们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

本次活动是二附院工会暑期推出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旨在服务青年职工,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对于学习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院工会后续还会陆续推出“医小苗”系列活动,更好地服务职工,为医院的发展建设凝心聚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