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百年传承创八秩辉煌
大医大义为生命之光
传承 创新 奋进 超越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念抗战迁陕建院80周年公告
百年传承,源于首家国立医院,抗战迁陕、烽火涅槃,铸大医大义;
八秩行健,奠基西北现代医学,悬壶济世、护佑苍生,为生命之光。
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迎来抗战迁陕建院80周年华诞。
抚今追昔,先贤一腔热血,振兴中华,尚德尚医、仁心仁术,砥砺前行、誉满神州;怀古思今,后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秉持大义、扶危救困,追赶超越、引领潮流。
八十载筚路蓝缕,发轫京师、国立首创。民国建立,帝制消亡,文明肇兴,强健中华,首创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附设诊察所。先后更名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附属医院、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京城百姓称“平大医院”)。
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
1917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诊察所门诊
八十载烽火涅槃,抗战迁陕、奠基西北。日寇肆虐,全民抗战救亡图存,大义迁陕,薪火相传。1937年10月18日组建西安临时大学,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浴火重生,历艰克难,开启西北现代医学之端。1938年南迁汉中,复更名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医治抗战将士伤痛,消除百姓大众疾苦,育中华医学人才,艰辛备尝,可歌可泣,以大医壮举,成大义传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教育部令平津地区学校内迁。部分迁陕同仁在北平石驸马胡同合影留念
1946年回迁西安,易名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西北大学医院)、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沐新华阳光,展鲲鹏之翼,由一所附院、百名职员,孕育三所三甲医院,医护上万,奠基西北医学殿堂。
1946年8月,国立西北医学院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由汉中迁到西安崇礼路(今西五路)
八十载传承创新,医路领先、雄踞前沿。携中国现代医学火种,汇陕甘医苑,成当代西北杏林。多少临床学科、多少领先技术,在此首开先河。40年代首例脑外手术、50年代首例角膜移植,60年代断手再植、攻克克山病,70年代后重点学科蓬勃发展,皮肤病诊疗、耳鼻咽喉及小儿疑难疾病诊治、骨关节置换、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和脾脏疾病个体化治疗等业界领先。几代名医荟萃,福泽百姓,领航西北医学。
医路领先:1963年7月成功实施全国第二例断肢再植
八十载春华秋实,桃李天下、硕果累累。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传道授业默默奉献。开西北医学教育先河,培养众多医学人才,桃李天下,杏苑中各领风骚;潜心学术研究,著述论说,科研强院,硕果累累、成就非凡,助推医学发展。
桃李天下
邓云山教授获奖证书
国家发明奖
国家发明奖
国家科技成果证书
国家七五攻关成果
全国科学大会奖
科技进步奖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莅临我院调研相关科研成果
八十载躬行为民,责任担当、大爱无疆。除病痛,助健康,惠及百姓。抗战救亡、支援解放,援藏援疆、国际援助,凸显责任;抗洪抗震、抗击非典,突发应急、医学救助,体现担当。
汶川抗震救灾
心外科与陕籍影视明星联手爱心救助贫困先心儿童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
工人先锋号
国家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
八十载继往开来,感恩社会,筑梦前行。先辈厚德睿智,基业丰厚,后辈追赶超越,续写辉煌;巡回医疗、帮扶基层,托管周边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打造百家基层医院医联体,引领医改前行;聘英才、强学科、拓空间,绘就美好愿景!
省内托管医院辐射图
托管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托管黄陵县医院
签订新农合战略合作协议
与榆林市星元医院签订医联体
托管宝鸡蟠龙医院
院景规划
交大二附院鸟瞰
秦汉分部鸟瞰图
即将启用的大明宫圣远院区
交大科技创新港规划图
岁月悠远,物序常新;华诞即临,盛情邀请。即日起,医院将以“传承、创新、奋进、超越”为主题,举办抗战迁陕建院80周年系列纪念和学术交流活动,恭请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关注、支持和参与。
现任医院领导班子
热忱欢迎各位莅临2017年10月25日的纪念、交流大会,届时与我院四千名白衣天使欢聚一堂,共襄盛举,为助力健康中国争辉添彩!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