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交大力量】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聚焦精准医疗,促进转化医学研究

时间:2017-08-07   作者:科研院 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责编:傅媛馨     来源:     阅读:

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宗芳教授带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为核心技术力量,同时整合区域内从事生物诊断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致力于解决生物诊断治疗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脱节的问题。工程研究中心围绕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大传染病等开展具有领先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包括个体化基因检测、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在内的生物诊断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实现生物诊断治疗从实验台到临床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通道和研发产业链,推进生物诊疗新技术新疗法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投身精准医学研究,组建一流研究团队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宗芳教授从事医学临床教研工作32年,目前是全国脾脏外科和门脉高压症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担任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会常务委员,担任全国脾脏外科与门脉高压科学组副组长,为我国脾脏外科和门脉高压症的的研究和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中国医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015年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李宗芳教授从事肝胆胰脾疑难疾病、消化系统肿瘤领域研究工作30余年,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陕西省等20余项课题的资助下,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疾病诊治和消化系统肿瘤等方面成就突出。李宗芳教授团队紧追生物诊断治疗的最前沿,近年来致力于精准医学研究,努力促进转化医学发展,立足生物诊断治疗领域,建立了西北地区首个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临床医学PBL教学案例集》,副主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 规划教材《医学科研课题设计、申报与实施》(第2版)和《医学科学研究导论》(第2版)等国家高等学校及卫生部规划教材、专著12部。

2uyhp9nqcd.png

为了进一步促进生物诊断治疗领域的发展,近年中心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努力组建一流的科研队伍。中心拥有固定工作人员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0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人、“西安交通大学领军人才”1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3人。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互补、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具有鲜明研究特色的科研队伍。

建设一流研究平台,夯实创新基础

研究平台建设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研究水平、促进基础科研向临床转化的重要基础。自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购置了CliniMACS细胞分选仪、BD Canto II流式细胞仪、GE DeltaVision活细胞工作站、Agilent 6460液质联用仪、Imstar全自动图像扫描仪、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ABI 3500Dx一代测序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不断提高实验室硬件条件,为各项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流式细胞仪、活细胞工作站、液质联用仪将与中国科研共享联盟合作,实现仪器资源共享。

2csjyuxqcl.png

中心近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500万元的平台建设资金,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中心的自主创新与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组建临床检测平台,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

工程研究中心以解决国家人口与健康的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为目标,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和遗传性疾病等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疾病,采用先进的个体化基因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等新技术,新方法对疾病早期诊断,动态监测,个体化用药指导,耐药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项目和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指导经验。同时对开发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个体化,精准化测序等新技术的基础研发,临床应用和转化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23s9azsqcs.png

工程研究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个体化诊断治疗为核心,以液体活检及生物治疗相关研究为特色,率先建立了肿瘤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的技术体系。建立了从实验平台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通道和研发产业链,努力推进生物诊疗新技术新疗法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建立生物样本库,助力精准医学研究

生物样本库是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应用系统,在生物诊断治疗,如疾病的预测、预防、早期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样本库是重要科研成果的数据基础,是推动疾病研究和新药研发临床应用的重要保证。工程研究中心于2012年成立生物样本库。中心生物样本库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建库原则,建立规模较大、质量高、临床信息完备;坚持规范的伦理法则,拥有生物样本库管理机构、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科研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工作,项目学术性审查和伦理审查等工作。样本库严格的执行技术操作规范(SOP),拥有规范的生物样本采集、处理、储存、运输等标准化流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安全监控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科研团队和课题组提供高质量样本、储存设备管理及相关信息服务。

中心生物样本库目前可存储样本五十万份,并可存储不同种类的生物样本如血清、血浆、组织样本、石蜡样本、细胞等。中心生物样本库的扩建将进一步推动临床基础研究的开展,为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提供服务平台。

六大平台共同发力,促进精准医疗发展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新的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也已落地,精准医疗模型已成为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方向,工程研究中心将抓住历史机遇,以精准化生物诊断治疗相关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通过协同创新整合区域内资源,吸引和培养生物诊断治疗领域高水平人才,努力打造“生物诊断研发中心”“生物小分子与中药活性成分研发中心”“临床前沿项目检测中心”“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生物样本与生物信息平台”“临床试验基地”六大平台,争取将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一个沿“丝绸之路”向外发展的世界水平的国际化技术平台和精准化生物治疗技术产业链,推进新型生物诊断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加快生物诊断治疗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并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生物诊断治疗服务,同时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