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18名队员于7月25日抵达阿里地区,大部分队员经历了严重的胸闷、头痛、感冒、高原性高血压、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高反症状,调整了一个星期后立即进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开始了新的工作。为了适应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在这一个月内队员们消瘦了很多,但是他们的人生理想简单而朴素:“活得精彩不是很容易,但至少要活得有用”。阿里的阳光特别耀眼,对于援藏队队员来说,这是最彻底的洗礼,也是最艰难的挑战。
和上一批援藏队员交接中时,我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张骏霄老师手里拿着一根打狗棒,听他提起因为经常晚上经常会有剖腹产等急诊手术,半夜三更不好打车,回宿舍的路上经常会有野狗,所以需要随身携带一根打狗棒。我听了之后非常感动,这将是我下一年生活的写照。
早晨沿着狮泉河步行到医院,来自于冈仁波齐的狮泉河水缓缓流向印度,让我的思绪万千,河边的格桑花叶子那么细小,但是看着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在阿里医院要工作一年,我决定要把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各种操作要规范,病例书写规范,组织一线大夫学习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让每个大夫定期读一篇文献,定时做成PPT进行科内交流。在这种传帮带作用下,希望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给高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高原缺氧不缺爱,在这一月多时间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有三次孕妇产后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由于阿里地区血源短缺,经微信、电话、短信等传播消息,每次都是无数军人、农民工等人群自发组织前来献血,化验血型的队伍排成长龙,这些场面让我深深的震撼,高原缺氧不缺爱!阿里地区面积是陕西省的两倍,但是只有十万人口,在短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多志愿者来献血,在这里真的能够体会民族大团结,大爱无疆。
在这个海拔4300米的高空,在这个世界屋脊的屋脊,我们要敬畏高原,敬畏大自然。同行的另一名妇产科医生因为有高血压病史,经过了一个月的高原生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物模糊,不得不回内地治疗,张骏霄主任也马上就要结束援藏工作,妇产科目前就剩我一个内地医生,工作量很大,在科室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坚守岗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同时开展“传帮带”工作,实行“我做你看,你做我帮,你做我看”的工作策略,为高原留下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为了提高地区人民医院学术气氛,我带领科室成员申请了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医学援藏项目,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希望将高原特殊环境所引起的疾病变化在理论上得到提升,为高原地区百姓造福。
8月底,我们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员到阿里地区社会福利院进行送爱心活动,五十七名藏族老人在福利院内被照顾的无微不至,最高龄的老人92岁,他们淳朴而又善良,在福利院大厅内静静的等待专家们的到来。经过短暂的准备活动后,义诊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老人们都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混乱。专家详细询问病情并做细心解答,认真进行检查、诊断,耐心解释福利院老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需要药物治疗的,免费送药,做到让每一位前来就诊者满意。义诊活动持续时间将近5小时,这不仅是考验身体的适应度,更是对心里承受能力的挑战,专家们无怨无悔,在与藏族同胞亲切交流中,为他们灌输了多吃盐、体重增加、不运动、吃生肉等对身体带来的一些危害,知道如何防止一些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藏族同胞的医学知识。现场的医护人员给每位福利院老人量血压、测血氧饱和度、听诊心音和肺音,让福利院的老人们倍感温暖,感受我们援藏队员无私的爱。
雪域高原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含氧量平均仅有内地的40%,援藏队员从内地到西藏,第一道难关就是生理考验,其次还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工作压力、生存环境和思乡之情等,但他们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他们以坚决服从组织需要的政治觉悟,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选择援藏,真诚奉献,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设阿里,为驻守边疆的阿里地区人民健康服务,为阿里地区留下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淳朴、善良的藏族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援藏工作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经历,藏族同胞与我们的亲情将我们的援藏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比高原美景更壮美,恰似雪域上的一道彩虹,闪耀着民族大团结的靓丽光芒。
在阿里地区医院妇产科工作的日日夜夜里,看着藏族同胞纯真的笑容,清澈透亮的眼睛,以及他们对援藏医生全身心的信任,让我感觉到神圣的使命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缺氧反应再难受,我一直坚持工作,谨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健康所系,性命所托,在阿里工作有一种深深的成就感,看到每一个顺利分娩怀抱婴儿的母亲,看到从死亡边缘抢救成功的家属殷切的笑容,看到藏族同胞出院时一家欢乐的笑语,我们援藏医生付出值得。
高原见证真情,奉献诠释大爱。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救死扶伤的责任,是一次历练,更是一生的财富。援藏经历开拓了我的视野,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心灵净化,受益终生,让我今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