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27周770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穿孔术后早产宝宝成长记

时间:2018-06-29   作者:新生儿科   责编:傅媛馨     来源:     阅读:

6月27日,是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生儿随访门诊时间,曾经在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治疗过的“小小毕业生”这一天又回到医院,迎来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小测试:营养,神经系统发育随访及家庭干预效果的评估。医务人员会逐个检查,所幸宝宝们和医务人员很配合,复查工作就这样在忙碌和快乐中进行着。

webwxgetmsgimg (1)_副本.jpg

中午11点多,来了一个特殊的宝宝——小桐桐,为什么特殊呢?因为她是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外科手术治疗过体重最小的宝宝。

2017年11月18日,体重770克,胎龄仅27周的小桐桐,因患有消化道穿孔,从基层医院急诊转入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医生刚见到小桐桐时,她的腹部膨隆,腹壁颜色发黑,生命垂危,新生儿科王惠萍副主任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患儿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情况紧急,小儿外科潘伟康副教授连夜为小桐桐实施了“剖腹探查及肠管修补手术”。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4)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_副本.jpg

手术很成功,但这只是开始,后面小桐桐的还有更加艰辛的路要走,术后监测、预防感染、营养等问题,每一关对他都是一次人生大考验。经过由交大二附院王惠萍副主任带领的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悉心照顾,小桐桐终于逐渐撤离呼吸机,肠道功能也逐渐恢复,造瘘口也可以正常排便,逐渐可以进食,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不管是什么奶粉,宝宝吃得多,造瘘口排的也多,宝宝的体重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这可急坏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们。

王惠萍副主任查阅国内外各类文献,终于想出一个办法:肠液回输,即每天定期将造瘘口排出物经过无菌过滤,将过滤出的肠液用胃管通过造瘘口回输入肠道。新生儿科苟维娜护师每天两次仔细认真清理宝宝的造瘘袋,确保无菌,过滤肠液,回输到患儿肠内,经过一个多月的肠液回输,小桐桐的体重长起来了,医护人员都很有成就感。

小桐桐一天天长大,体重一天天增长,需要的奶量也从1毫升、2毫升,逐渐到15毫升,吃的多,自然排的也多了,大便次数的增加刺激了小宝宝的造瘘口,加之早产儿本来就皮肤娇嫩,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出现开始红肿,造瘘口上也有少量黄色分泌物,医护人员的神经又开始紧绷了。清理造瘘口及造瘘口周围皮肤更加频繁,小心轻柔操作,严格无菌换药,经过数天努力,宝宝造瘘口黄色分泌物消失了,周围红肿也消退了,医护人员和小桐桐的家长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2018年1月23日,经过66天的日日夜夜的医治与护理,小桐桐终于迎来了她康复的好日子:出院啦!要跟爸爸妈妈团聚啦!

webwxgetmsgimg (5)_副本.jpg

小桐桐虽然出院了,王惠萍副主任一直关心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指导家属每月在门诊随访,并做生长发育评估,营养评估。短短两月后,小宝宝体重已增长至4100克,成功耐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手术:造口回纳术。

webwxgetmsgimg (2)_副本_副本.jpg

现在,是小桐桐生后的7个多月,纠正月龄4个半月,妈妈带着她来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生儿专科门诊定期随访,看着他的体重已由原来的770克长到5000克,营养评估及神经发育评估基本正常,在场医护人员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近几年来,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与小儿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合作,已成功救治陕西及周边省市的危重新生儿上千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此次“超低体重”患儿的消化道穿孔手术成功开展,是交大二附院新生儿危重症疾病多学科协作的又一个典范,标志着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