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血液内科组织淋巴瘤MDT多学科讨论为患者排忧解难

时间:2019-04-11   作者:血液内科 王佰言   责编:宣传部     来源:     阅读:

66岁的李大叔在3个月前因为多年的心慌、气短来我院干部病房就诊,体检中发现肝脏巨大占位,直径最大达14cm,经过超声科协助2次穿刺活检,终于完善了病理分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GCB IVA期 高危),转入血液内科进一步治疗。接诊医生刘捷副主任医师、王佰言博士及主管护士谢娟娟护师。一方面向患者和家属积极解释病情,告知患者得了淋巴瘤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目前淋巴瘤的治疗进展非常迅速,新的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细胞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均已进入临床应用,如果患者能够从初诊时就开始有一套全程、标准、规范、个体化的诊治及评估策略,半数以上的患者有望达到临床治愈,获得长期生存。另一方面,考虑到患者疾病分期为IV期、评分为高危、肝功能差、低蛋白血症、肿瘤负荷高、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等问题,给予患者PICC置管,建立静脉通路,采取个体化减量的R-CHOP方案治疗。经过2周期的治疗后患者的肿块有所缩小,病情评估疾病稳定(SD),肝功、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有所改善。

本次入院李大叔拟行第4个治疗周期,根据此次肿瘤直径评估可达部分缓解(PR)。但患者及家属对后续治疗仍非常焦虑,并通过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联系再次病理检测和咨询等,额外花费了大量的费用,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血液内科本着对患者诊治负责,加之原发肝脏的巨块型淋巴瘤临床较为罕见,也为打消患者及家属疑虑,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个体化、科学化、整体的综合治疗,在2019.4.9由血液内科申请并医务部备案,在医务部张苗利老师的安排下,在血液内科会议室召开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分别邀请了普外科的吴涛副主任医师、肿瘤放疗的王中卫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戴菲主任医师、超声科王华副主任医师,同时血液内科何爱丽主任、赵万红副主任、马肖容主任医师、王佰言博士及护士长、规培医师等参与了多学科讨论。各位专家提前阅读患者病史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就该患者目前最佳治疗方案,结合国内外淋巴瘤共识及规范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了一致的治疗意见。再次和患者爱人和女儿进行沟通、缓解了家属的顾虑,并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1_副本.jpg

近年来,血液内科与全院包括病理科、肿瘤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消化内科及外科等全院其他科室精诚合作,开展球蛋白增高/淋巴结肿大门诊,开展MDT多学科协作,目前就淋巴瘤的诊治有一套全程评估、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诊疗策略。从淋巴瘤初诊分子病理分型的完善、危险分层的评估、化疗方案选择、放疗安排时机、淋巴瘤治疗过程中的评估与方案再调整、移植选择的时机、新药的选择、免疫调节剂、靶向免疫治疗及以CAR-T细胞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等等,血液肿瘤的进展在整个肿瘤领域治疗中屡屡做为里程碑式的突破口,无论是初诊淋巴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难治/复发患者的新治疗选择,不断为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淋巴瘤作为血液内科专科诊治的代表性疾病之一,随着基因组学及免疫学等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亦日新月异,从既往追求延长生存,到目前半数淋巴瘤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并提高生活质量,血液内科一直为此不懈努力,致力于紧跟并引领着该领域的诊疗前沿。为了使这部分患者得到规范化的诊治,获得最佳疗效甚至达到治愈,我院血液内科对淋巴瘤患者有着一套全程、标准化、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策略,也是患者获得最佳疗效的保证。血液内科多年来致力于淋巴瘤相关免疫组化、FISH、基因组学等方面研究,完善分期、分层,严格诊治过程的评估与放化疗及移植策略调整,对难治复发患者争取再缓解,积极开展国际上最新的CAR-T临床试验等项目,护卫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