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为加强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化管理,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印发《关于开展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遴选工作。经过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的评审,8月16日国家癌症中心印发通知,公布了第一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名单及有关工作要求,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成功入选,成为首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之一!
据《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工作要求》显示,试点单位要在建设周期内完成组织管理、诊疗能力、质控数据上报与管理、培训与教育能力建设,以达到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示范/规范单位的要求。
在组织管理方面,试点单位需发布正式文件成立淋巴瘤规范诊疗试点建设工作委员会,并明确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相关资源保障试点建设和运行的权力。由院长或分管院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主持委员会的重大决策和相关工作;委员会成员则由淋巴瘤诊疗相关科室(临床、医技、护理等)负责人和管理部门(医务处、信息科等)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应制定淋巴瘤诊疗质量改进计划及配套措施并逐步推进落实,充分组织协调各科室开展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工作,推进医院开展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自动对接上报工作;应安排专人(协调人)负责管理试点建设工作,负责与国家癌症中心保持工作联系、组织协调各科室开展试点工作以及完成质控数据上报等日常工作。
在规范化诊疗能力方面,参与淋巴瘤诊疗的主要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应逐步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具备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建立MDT诊疗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制度,积极开展MDT诊疗工作,针对疑难重症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能够提供疼痛多学科协作、营养治疗和舒缓医疗等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配备专职随访人员,开展淋巴瘤诊疗后的随访工作;在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的指导下,试点单位在建设周期内积极开展淋巴瘤规范诊疗质控工作,持续对医院淋巴瘤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监测评价。
除此之外,试点医院还应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医院和全国抗肿瘤药物监测网平台的数据对接平台,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肿瘤药物监测网上传数据,保障质控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准确性。在培训教育方面,应建立完整的培训教育体系,联合所在省级淋巴瘤诊疗相关学会、协会、联盟医院等举办能力提升学术活动,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规范化诊疗能力。
此次正式成为国家首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已经完成了在医、教、研、护理、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专病基础建设,并将在国家癌症中心的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在西北区域的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淋巴瘤规范化诊疗能力,持续加强培训与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助力更多患者重获新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扩大医院影响力,在淋巴瘤的专病诊疗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简介及淋巴瘤领域开展的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陕西省唯一的血液专业医学重点学科,是国家卫计委认证的具有开展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采集的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儿童白血病协作中心,同时还是陕西省医师协会会长单位、陕西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血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科室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已形成多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白血病专业、淋巴瘤专业、骨髓瘤专业、骨髓衰竭性疾病专业、红细胞疾病专业、出凝血疾病专业、代谢与遗传性疾病专业等。
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然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40%。从2018年起我科成立淋巴瘤专科团队,以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努力目标,一方面通过积极加强淋巴瘤规范诊疗,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多学科协作,设立淋巴瘤临床管理多学科诊疗(MDT);2019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00万),2022年牵头成立陕西省淋巴瘤协作组,通过购置检测设备、耗材及扩大自体移植仓等途径,进一步提升淋巴瘤患者的诊疗水平。
淋巴瘤专科人才体系中含有5名医疗技术骨干,均为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的高级职称者,还包括4名中、青年医师、16名护士、3名技师及1名临床药师。我院及科室具备淋巴瘤诊断及规范治疗的药物、器械,药品均通过有效性和一致性评价,医疗器械均为ISO13485认证产品;病理诊断中的组织形态分析、免疫组化评估、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均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3年牵头或参加的淋巴瘤相关临床试验对象涵盖B细胞淋巴瘤、初治或难治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研究药物包括人源化CD20单抗、奥布替尼、PI3K抑制剂、PD-L1单抗以及CAR-T细胞治疗。大部分临床试验已按期完成。
临床工作方面,每年收治初诊淋巴瘤患者在百例以上,涵盖了临床常见和少见类型,多数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疗效,已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高危及复发淋巴瘤患者,移植后3年的总生存率达到了85.4%;采用靶向CD19和CD22的双靶点CAR-T细胞制剂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入组3例受试者的最佳效果为回输后2个月肿瘤达部分缓解(PR),实际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