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示(四):我的从医经历

时间:2023-08-17   作者:龚均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编者按:

为了营造尊医重医社会氛围,维护医师队伍良好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激励奋勉向上职业精神。在医师节来临之际,我院开展以“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踊跃支持,纷纷撰写稿件。

今天,刊载的作品是《我的从医经历》,作者消化内科龚均。

我1963年原西安医学院毕业,毕业后留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至今刚好60年,回忆我从医的过程,从医生是“金饭碗”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谈谈我的感想。

1967年1月,我院组织了一支医疗队,我报名去了延川县一个叫文安驿的公社,共巡回医疗10个月,多次去过梁家河大队,就是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去插队的地方。陕北农民生活艰苦,缺医少药,深深打动了我,为我多次下乡打下基础。记得陕北的交通不发达,当时我们二个人一组背个药箱,步行到生产队,我们人未到,队部已经聚集了许多等待看病的人,原来村民们在山上种地,一吆喝全村人都知道医生进村了,比电话传的都快。

1968年参加了“开门办学”带领31期学生去浦城县医院和兴镇花木寨大队巡回医疗半年。1970—1972年学校组织去城固县天明公社培训“赤脚医生”,每期半年,共4期学生。1975年参加子州县培训“工农兵”大学生。这么多次的下乡工作为我把医生职业当“金饭碗”的思想转变成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至今我在门诊能用一种药治好的病不开二种药,能用二种药治好的病不开三种药,这些都是我多次下乡养成的习惯。

640 (1).jpg

1983—1985年我参加了去非洲一个叫苏丹的国家的援外医疗队,第一年我分配到南苏丹的首府朱巴工作,后来由于战乱,我们撤回到北方首都附近一个叫阿布欧舍的农村小镇,那里是我们援外医疗队的“根据地”,二年的援外医疗生活使我增强了国际主义精神,同苏丹护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640 (2).jpg

回国后我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87年经党委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我在党旗下,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员,开启新的征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