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一位70岁女性,在家正做饭忽然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数分钟后恢复。起初没有重视,以为劳累所致,可这样的情况在她身上发生数次,不免担忧。抱着疑惑的心慕名来到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郑强荪院长结合辅助检查仔细判断病情,最终确定患者得的是一种叫“双结病变”的病,即窦房结病变合并房室结病变。并决定为解大妈实施目前最接近生理的起搏模式,即希氏束起搏(his起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医学上简称“病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低下,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出现症状,60~70岁最多见。轻者可出现乏力、头昏。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朦、先兆晕厥。用俗话来讲,就是心跳缓慢,引起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引起晕厥,可危及生命。此患者加之合并房室结功能障碍,可见解大妈晕倒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双结病变”。如选择常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日后对患者造成心功能损害,为避免起搏器综合征,郑强荪院长为患者选择了最为适合的希氏束起搏。
入院经过详细检查,解大妈的病是永久起搏器绝对适应症。确定好手术日期,心内科立即成立了“希氏束起搏手术组”,由郑强荪院长带头,李永勤副主任医师、薛嘉虹副主任医师、张荣主管护师组成。术前一日讨论手术方案及术中细节,并预备了应急预案,确保手术能安全顺利进行。手术当天护理组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术中送特殊塑型的C315鞘至希氏束,腔内电生理证实有希氏束电位,沿鞘管送入3830主动电极并固定,首先用5V电压起搏,心电图可见delt波,继续测试,降低电压可见QRS波逐渐变窄,接近正常心电图,最终阈值为0.7V,阻抗为680Ω。连接心房电极至心房口,连接希氏束电极至心室口,最后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手术伤口位于左侧锁骨下,切口仅为3cm,丝毫不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希氏束起博为生理性起博,对三腔CRT无反应或左室电极植入失败的,是很好的替代。至此,二附院首例希氏束起搏成功完成。术后患者感觉良好。
希氏束起搏是最接近生理的起搏模式,相对于传统起搏模式对患者心功能状态有良好改善,是目前最先进、对患者损伤较小、技术要求最高的起搏手术方式。目前,全国仅有数家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据悉,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病院此例手术也为西北首例。截止目前,二附院从最基础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做到了较先进的右室间隔部,此次再次突破完成首例希氏束起搏,标志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更获得业内人士的肯定及患者的口碑。